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,释放危险的、可造成人员伤害、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、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、区域、场所、空间、岗位、设备及其位置。从实质上看,危险源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,是爆发事故的源头,是能量、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,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。根据我国《安全生产法》第96条,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、搬运、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,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(包括场所和设施)。该条文中所指的危险物品指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,由于它的化学、物理或毒性特性,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、爆炸或中毒的危险。目前我国LNG装置是依据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》(GB18218)和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》(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),来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、分级。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步骤为:
划分单元;
辨识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种类和数量;
一种物质时,实际量与临界量比较,确定是否为重大危险源;
多种物质时,进行折算加和,比较。
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,则按下式[1]计算,若满足式[1],则定为重大危险源: q1/Q1+q2/Q2+…+qn/Qn≧1 [1]式中:q1,q2,…,qn为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,单位为吨;Q1,Q2,…,Qn为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,单位为吨。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(在线)量与其在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》(GB18218)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,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。q1,q2,…,qn 为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(在线)量(吨);Q1,Q2,…,Qn 为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(吨);β1,β2…,βn为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;α为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。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,设定校正系数β值,见下表1和表2:
注: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《危险货物品名表》中分类标准确定。
注:未在上表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=2取值,剧毒气体可按β=4取值。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,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,见表3:
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,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。